>百科大全> 列表
辽宁阜新十大景点
时间:2025-05-12 19:44:17
答案

阜新市十大旅游景点1.阜新瑞应寺 AAAA

  瑞应寺风景区位于阜蒙县佛寺镇,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康熙亲题匾额,并封一世-为“大清东部蒙古老佛爷”。道光赐四世-行政印章,寺庙属民800多户,僧人3000多名,是东北地区唯一享有“政教合一”管理特权的寺庙,是清代八大国庙之一。瑞应寺三面环山,卧谷十里……

2.海棠山 AAAA

  海棠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棠山风景区位于阜蒙县大板镇,地处医巫闾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之一,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83),道光赐匾额,与瑞应寺并称藏传佛教东方中心。现保存完好的摩崖造像267……

3.黄家沟旅游度假区 AAAA

  黄家沟旅游度假区位于阜新市细河区黄家沟村内,依托松涛湖风景区,目前设有 水上乐园、滑雪、温泉、农场、婚庆基地、拓展基地、丛林穿越、水乡小镇、五彩花田、垂钓广场等多个项目。地址 辽宁阜新市细河区玉龙路北茅酒厂北走1000米(黄家沟村内)。开放时间 09:30-2……

4.都尔鼻城 AAA

  都尔鼻城始于崇德二年八月丙辰,皇太极钦令于如今的彰武境内修建都尔鼻城,称之为“全辽管钥”。复原的都尔鼻城坐落于彰武县高山台脚下,柳河桥西,依山傍水,现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城内亭、台、楼、榭、湖泊、四合院一应俱全。并集全国各地磨盘两万余块。城内建有(加官进爵是什么刑罚?司刑职员将预备好的桑皮纸揭起一张,盖在犯人脸上,司刑职员嘴里早含着一口烧刀子,使劲一喷,噀出一阵细雾,桑皮纸受潮发软,立即贴服在脸上,然后增加纸张的数量,导致犯人窒息而亡。)王记烧……

5.宇坤生态庄园 AAA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宇坤生态庄园位于阜蒙县沙拉镇黑虎洞村,主要经营农业休闲观光服务;果树采摘;农作物种植项目等。宇坤都市生态庄园项目不仅能够保护自然资源,改善旅游环境,提升阜新旅游整体竞争力,刺激消费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6.蒙古贞庄园 AAA

  蒙古贞庄园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烟台营子村,占地1500亩,分为敖包祭祀、休闲娱乐区、民俗体验、四季采摘、综合服务等5大功能区,可同时容纳千人就餐、200人住宿,是集餐饮、娱乐、采摘、登山、骑射、民俗、住宿、会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基地。其中,……

7.宝力根寺 AAA

  宝力根寺风景区坐落在阜蒙县大板镇衙门村查干宝力根山南麓。景区由三山一涧一寺庙组成。其寺庙始建于清嘉庆6年(公元1801年),由它神奇的“三泉圣井”喷发白色雾气而得名(蒙语为查干宝力根,汉语俗称白泉寺)。宝力根寺(白泉寺)风景区,地处东经121度53分3秒,北纬……

8.彰武千佛山风景区 AAA

  千佛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阜新市彰武县城东北的大四家子镇阿古庙屯。位于彰武、法库、康平三县交界处,距县城45公里,距四阜高速包家屯出口5.5公里,海拔246米,总面积15.9平方公里。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因环山遍雕数百尊佛像而得名。千佛山摩崖造像种……

9.三塔沟 AA

  国家AA旅游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距阜新市区22公里,距省会沈阳140公里。是以奇松怪石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由松涛、奇石、三塔和青龙山4个景区组成,共有景点54处,面积19.1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有三座辽代古塔遗址而得……

10.阜新关山旅游景区 AA

  关山亦称翁山,蒙语称“翁因敖拉”。“翁”,为蒙古语,意为神圣,翁山意为被封的神山。历史上,契丹人崇为神山,称黑山;蒙古贞奉为圣山,称翁衮山;民国年间奉系军阀霸为官者之山,改做官山;新中国成立后命名为关山。

辽宁阜新医保视同缴费年限怎么算
答案

辽宁医保视同缴费年限是指从你参加工作开始到2003年以前的年限,也就是辽宁从2003年才开始实行医疗保险,这一段时间你没有缴费,但是视同你缴纳了。

退休的时候职工医疗保险需要有男职工三十年的缴费年限,女职工需要25年的缴费年限,其中实际缴费年限需要是12年,这个时候视同缴费年限就用上了,居民医疗保险就不存在视同缴费年限。

辽宁阜新县历史
答案

阜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原始文明。早在76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被国内外考古学界称誉为“玉龙故乡”,坐落在境内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村”。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苏秉琦先生,亲笔为查海文化遗址提词:“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阜新又是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清康熙皇帝亲笔题匾的瑞应寺,属藏式庙宇建筑风格,以其雄伟、规模宏大,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雍和宫的主持和部分喇嘛多来自瑞应寺,瑞应寺的“巴门扎仓”为蒙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普安寺遗址所在地海棠山的摩崖造像群是藏传佛教东方中心唯一保存下来的民族瑰宝。现保存完好的佛像有267尊,形态各异的佛像集历史、艺术、欣赏价值于一身,堪称天下奇观,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浮雕造型艺术珍品。境内新近发掘的关山辽墓群为辽代中晚期贵族墓葬典型代表,全国仅见。墓葬中出土的壁画,百科全书式的全面反映了辽代的社会生活,考古价值极高。此外,战国时期燕山城、武当道教创始人张三丰故里、千佛山等多处文化遗址,构成了阜新独具特色的景观。

  阜新是“玉龙故乡”,是中华第一村,现有的查海遗址就是说明,从中发现过恐龙化石。另外阜新的海棠山有山石浮雕,全是佛像,在中国的浮雕参考记录中是排列在前几位的,很有参考价值。阜新除了“煤电之乡”的雅称外,还有“竞走之乡”、“篮球之乡”的雅称。阜新虽小,也有名人从这里走出来,原国家总理李鹏就曾在阜新发电厂任过厂长。

  西周和东周春秋时期,今阜新市属幽州地域,有山戎、东胡人活动于此。

  东周战国时期,燕长城横贯今阜新境内,燕长城以北仍属东胡,南部介于燕国辽西、辽东两郡之间。

  秦代,今阜新市为秦地,分属辽东、辽西郡。在燕长城以北处为东胡族辖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匈奴大败东胡,今阜新市属匈奴左地。

  西汉,今阜新市属于汉王朝的幽州刺史部,仍为匈奴左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王朝打败匈奴,今阜新市属乌桓地。

  东汉,今阜新市南部属汉王朝的幽州刺史部,北部为东部鲜卑游牧地。

  三国,今阜新市北部属东部鲜卑(东接扶余,西邻拓跋鲜卑),南部属魏地。

  西晋,泰始十年(274年),今阜新市北部属鲜卑慕容部,南部、西南部属西晋平州昌黎郡。太康十年(289年)慕容归附于晋,拜为鲜卑都督,今阜新市全境均属慕容部管辖。

  东晋十六国,今阜新市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等几个更替的割据政权占据。

  东晋成康元年(335年)时,今阜新市大部属前燕昌黎郡,北部小部分(今彰武最北部)地区属契丹辖地。前秦时,今阜新市大部为前秦昌黎郡平州辖境,北部地区为契丹辖地。后燕时,今阜新市北部属契丹辖地,南部为后燕昌黎郡所辖。北燕时,今阜新市南部为平州辖地,北部为契丹所辖。

  南北朝北魏太和三年(479年),契丹族臣附于北魏,并向南徙,今阜新市逐渐为契丹驻牧地。南北朝170年间,今阜新市为契丹辖地。

  隋代今阜新市北部为契丹辖地,南部属隋王朝的燕郡(郡治今义县)。

  唐代唐灭隋后改郡称州。唐太宗贞观初,今阜新市北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及彰武县境)属契丹辖地;南部属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卅治在今朝阳市)。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在契丹驻牧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府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西北部)。今阜新市北部为松漠都督府辖,南部仍属营州。

  辽初,今阜新市属上京道。

  在整个北宋、辽南北对峙时期(960一1127年),今阜新地区一直属辽国辖境。辽将在战争中俘获的大批汉人、渤海人迁入本地,作为奴隶分给契丹贵族,令他们筑城。这种贵族领地城邑叫“头下军州”,系契丹贵族的私人州城。辽代这样的头下军州置于今阜新地区的有徽州、成州、懿州、欢州、壕州、渭州、顺州等。在这些城址中,成州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二女儿晋国长公主岩母茧的私城,建于辽太平元年(公元1021年),遗址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红帽子村境内。懿州是辽圣宗三女燕国长公主槊古的私城,建于辽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

  辽道宗清宁年间(1055—1064年),“头下军州”的成州、懿州先后转化为国家行政区划。懿州辖宁昌县、顺安县,成州辖同昌县。三县均在今阜新市境内。这是今阜新市境内设置行政州、县的开始。

  金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四级。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示,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今阜新市南部小部分地区为东京路广宁府辖地;今阜新市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彰武县全境属懿州管辖。时懿州属咸平路。懿州,辽时治宁昌,金徙州治于顺安,从宁昌并入顺安。懿州是金代有影响的州城,在金代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金懿州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40公里绕阳河西岸的塔营子村)。承安二年(1197年),今阜新市境内同昌县复属川州,并将本地之徽川寨改为徽川县,属川州。徽川县后归懿州,为懿州支郡。泰和八年(1208年)懿州改属北京路。

  元初,境内设懿州路。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十二月设东京总管府,将懿州路降为东京支郡。其所领的埭州、灵山县、同昌县并入顺安县,后废顺安县并入懿州。故金、元懿州同为一地。至元十七年(1280年)懿州又改属辽阳路。至顺元年(1330年),今阜新市北部一部分(今彰武县一部分)在中书省宁昌路辖境(治所在今法库、彰武两县之间);今阜新市南境为广宁府路辖地;中间大部分地区属辽阳行省辽阳路(治所在今辽阳市)。境内有懿州、豪州等建制,并有洪州、驿安等驿站。至正二年(1242年)正月,复升懿州为路,并划大宁路辖的兴中州和义州归懿州路辖。懿州在元代成为政治、军事重镇,辽阳行省在至元、皇庆和至正年间三次从辽阳移治懿州。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今阜新市境内的懿州设广宁后屯卫,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辖广宁以北大片地区(含今阜新市全境)。同年,明朝又在境内西北部设营州左屯卫,隶属北平都指挥使司。永乐元年(1403年),营州左屯卫迁治顺义县(今北京顺义县)。永乐八年(1410年)广宁后屯卫迁治义州(今义县)。明正统、景泰年间,今阜新县境地属泰宁卫;今彰武县境地属福余卫。

  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蒙古兀良哈部落的首领善巴率部归顺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诏编所部佐领,善巴任札萨克,辖阜新地区西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清封善巴为达尔汉镇国公。崇德二年(1637年),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建土。默特左翼旗,后隶属于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的疆域:东至乐阳河(今绕阳河),西与土默特右翼旗(今朝阳、北票)交界,南至柳条边墙,北至库昆河(今北大河)。

  顺治初,清廷在今彰武县境置官牧场,名杨柽木牧场,属盛京礼部。清廷将牛、羊以 “苏鲁克”制给牧民放牧,故亦称苏鲁克牧 场。牧场设总管,兼管地方行政。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科尔沁左翼 旗宾图郡王及土默特左翼旗贝勒奉旨献部 分旗地为三陵(永陵、福陵、昭陵)牧养地,苏 鲁克牧场疆域扩大,并改名为养息牧场。养 息牧场成为盛京三大牧场之一。牧场大致走 向是:北以库伦旗为邻,南以边墙与新民县 相隔,东邻科尔沁宾图王辖地(以今石椿子、 黄花甸、蓝家窝堡一线为界),西以绕阳河、 苏巴尔哈河与土默特左旗为邻。乾隆十五年 (1750年),经朝廷议准,养息牧场总管改由盛京将军管辖。从清初到嘉庆年间的150多 年,养息牧场颇为兴盛。至嘉庆九年(1804 年),养息牧场已有蒙古牧民3530人。嘉庆 十八年(1813年),清政府允许在养息牧场试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禁招垦,牧场境内人口骤增,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已有村屯84个。

  清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治所今凌源),位于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由塔子沟厅析置三座塔厅(治所今朝阳),并于鄂尔土板(今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镇)设巡检衙门,管理土默特左旗的汉民事务,实行蒙、汉分治。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三座塔厅为朝阳县,土默特左旗的汉民事务由朝阳县管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十五日,清朝廷批复,在养息牧地区设置彰武县,隶新民府,县治设于横道子(今彰武镇)。彰武县因地处清代柳条边彰武台边门外,故以“彰武”命名。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热河都统锡良上奏清朝廷请在土默特旗境建阜新县。实行县旗并存,蒙汉分治体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冬,由朝阳县析置阜新县。派王维墉去鄂尔土板试署,阜新县正式建置,管理土默特左翼旗全境及奈曼旗南部、朝哈尔哈、唐图哈拉哈旗部分地域的汉民事务,归朝阳府所辖。阜新县衙设在鄂尔土板(今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镇)。以“物阜民丰,焕然一新”语意,取“阜新”二字为县名。清宣统三年(1911年)移县治于水泉(今阜新镇)。

推荐
© 2025 艾尔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