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斤盐十斤菜的比例将菜和盐一起揉到出水,在菜上压重物,使菜中的水渗出,这样腌三天,仍用一斤盐十斤腌过的菜的比例,再将菜和盐揉和,将此菜装坛,装时要压紧,不留空气,最后将坛口密封,三个月后就能吃了。时间不同口味不同,时间短的会辣些。

还有另一些做法:
方法一:
(以6斤芥菜疙瘩为例)
一 放置芥菜疙瘩
■第一步:将买来的芥菜疙瘩放置三天,把芥菜疙瘩里的辣气完全放干净。
■第二步:把放置好的芥菜疙瘩洗干净,用牙刷或者清洁球之类的工具把芥菜疙瘩表面的绒毛去掉。

特别说明:
芥菜疙瘩本身含辣气,如果不放干净,腌制后味道变涩。而且芥菜疙瘩本身的绒毛影响入味,口感也不好,要尽量把味儿和绒毛去掉。
二 烀芥菜疙瘩
■第一步:准备材料
{1}6斤芥菜疙瘩
{2}700毫升生抽
{3}100毫升老抽
{4}3厘米~5厘米长的桂皮
{5}一平汤匙花椒大料。如果是整个大料,两个即可。
{6}红色干尖椒7个~10个
{7}几片干辣椒叶或者橄榄叶
■第二步:把清洗后的芥菜疙瘩放入锅里,加入生抽和老抽。
■第三步:加水,直到淹没芥菜疙瘩为止。
■第四步:轻轻搅拌,直到水和酱油混合均匀。
■第五步:放入桂皮、花椒、干尖椒和辣椒叶等,如果喜甜或酸口,可以适当加入糖和醋。
■第六步:开始烀制,注意别煳锅了。用筷子试验,如果能扎透芥菜疙瘩,说明芥菜疙瘩已经烀好了。烀熟时间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
特别说明:
1.烀芥菜疙瘩用酱油,味鲜、颜色好。牛红阿姨说,烀芥菜疙瘩是很重要的过程,材料要选对了,一定要用酱油做汤,生抽味鲜、老抽上色,这样烀出来的芥菜疙瘩才能有色、有味。如果用盐水做汤,只有咸味,缺少了颜色和“鲜”味。
2.加入桂皮有稍许香气。牛红阿姨提醒,烀时别忘了加入桂皮,桂皮是常用中药,也是食品香料和烹饪调料。加入桂皮烀制,桂皮本身的香气会沁入芥菜疙瘩里,这就有“香”了。但是,用量不宜太多,香味过重反而会影响本身的味道。
3.烀芥菜疙瘩时不放味精,用味精烀的芥菜疙瘩,容易变坏,味儿也不好闻。
三 储存桂皮芥菜疙瘩
■第一步:芥菜疙瘩煮熟以后,晾凉。
■第二步:把芥菜疙瘩和汤料一起倒进石坛子或者瓷罐子里。上面用盘子盖上即可,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第三步:想吃时,用筷子弄碎了,加香油、葱花、蒜泥、味精,即可食用。喜辣口,可以加点辣椒油。
主料: 芥菜头 5000克
调料: 盐 750克 各适量
腌芥菜片的做法:
1.新鲜芥菜去叶后洗净,切成连成薄片,晾干表面水分。
2.盐用1000克凉水化开,用大火煮沸5分钟,倒入干净的缸内。
3.把切好洗净的芥菜片放入的盐水中,每天倒缸一次,7天后用干净石头压紧,30天即可取食。
芥菜疙瘩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咸菜,尤其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流行。芥菜疙瘩的腌制方法有很多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味和做法。以下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芥菜紫红色疙瘩咸菜的腌制方法:
材料:
- 新鲜芥菜(紫红色品种)适量
- 食盐
- 面粉或玉米面(用于制作疙瘩)
- 清水
- 辣椒(可选,如果喜欢吃辣)
- 姜片、蒜瓣(可选,增加风味)
步骤:
1. 准备芥菜:将新鲜的紫红色芥菜清洗干净,去掉老叶和根部,然后切成适当大小的块或条。
2. 腌制芥菜:将切好的芥菜放入一个大盆中,撒上适量的食盐(一般以芥菜重量的3-5%为宜),然后用手揉搓,让芥菜出水并均匀地吸收盐分。接着放置一边,让芥菜腌制几个小时至一天,使其软化并出水。
3. 制作疙瘩:在腌制芥菜的同时,可以准备疙瘩。将面粉或玉米面与适量的清水混合,揉成面团,然后捏成小块或小球状,大小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4. 煮疙瘩:将制好的疙瘩放入沸水中煮熟,煮至疙瘩浮起并且表面变得光滑即可捞出,然后过冷水冷却,沥干水分。
5. 混合腌制:将腌制好并出水的芥菜与煮熟的疙瘩混合,如果喜欢,可以加入辣椒、姜片和蒜瓣等调料增加风味。
6. 装坛密封:将混合好的芥菜和疙瘩装入腌菜坛或其他密封容器中,尽量压紧,减少空气。
7. 发酵腌制:将装有芥菜和疙瘩的容器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发酵。腌制时间根据气温和个人口味而定,一般在冬季需要腌制1-2周,夏季则可能需要更短的时间。
8. 品尝:腌制好的芥菜疙瘩咸菜颜色会变成紫红色,口感酸爽可口,可以直接食用或作为菜肴的配菜。
请注意,腌制过程中要确保所有的器具和容器都要清洁消毒,以防止不良微生物的生长。此外,腌制时间和盐分的用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花鼓子歌是一种源自中国南方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其曲调丰富多样,每一种调子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魅力。要说最好听的调子,这可真是见仁见智了。不过,在众多调子中,川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川调,又称正宫调或弦子调,以大筒和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其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和旋律变化丰富,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听到川调的旋律,仿佛就能看到那广袤的土地上,人们欢歌笑语、载歌载舞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每个人对音乐的喜好和品味都是独特的,所以最好听的调子还是要根据个人喜好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