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春望整首诗表达的中心思想
时间:2025-05-13 09:39:04
答案

《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破将亡深切的感伤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祖国深沉的热爱,对社会和平安定的向往之情。这首诗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所表露出来的情感热烈而深沉,感人至极。

春望手法赏析
答案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淡浅深,动夺天巧。”

春望杜甫教学要点
答案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争期间对家乡、亲人和国家的担忧和思念。在教授《春望》时,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教学要点:

1. 背景知识:向学生介绍作者杜甫的生平、诗歌创作背景以及唐朝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 诗歌朗诵:教学生朗诵诗歌,纠正他们的发音,指导他们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 诗歌词汇:讲解诗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4. 诗歌内容分析:带领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了解诗人如何通过描绘春天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5. 诗歌技巧:介绍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对比、拟人、借景抒情等,让学生了解诗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思想情感。

6.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与春天或战争为主题的诗歌,如杜甫的其他作品、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诗歌的主题、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8. 创作模仿:引导学生模仿杜甫的《春望》创作一首诗歌,表达自己对春天或某一特定场景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要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春望》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还能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推荐
© 2025 艾尔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