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地牯牛的采收方法
时间:2025-05-13 08:44:46
答案

植株在上部枯死后即可采收,一般在小雪至大雪之间进行。采收时用铁锹翻挖土壤,捡拾草石蚕块茎,一般亩产500~1000千克左右,高者可达2000千克。选取较大的块茎上市,较小者作为留种用。如果采用脱毒苗,产量可提高30%以上,品质及营养成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地牯牛用什么方法颜色好看好吃
答案

地牯牛是一种野生的菌类,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以下是一种烹饪地牯牛的方法,可以使颜色好看且好吃:

材料:地牯牛500克,青椒、红椒各适量,蒜瓣5颗,生姜1块,料酒适量,生抽适量,盐适量,食用油适量。

步骤

1. 地牯牛清洗干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去除泥沙。

2. 青椒、红椒洗净切片,蒜瓣和生姜切片备用。

3. 烧一锅热水,放入地牯牛焯水,捞出沥干水分。

4. 热锅凉油,放入蒜瓣和生姜炒香。

5. 加入地牯牛翻炒均匀,加入料酒去腥。

6. 加入生抽、盐调味,翻炒均匀。

7. 加入青椒、红椒翻炒均匀,炒至青椒、红椒断生即可出锅。

注意事项:

1. 地牯牛在清洗时要注意不要弄破,否则会影响口感。

2. 焯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地牯牛的口感。

3. 炒菜时火候要适中,不要炒焦。

地牯牛读音
答案

地牯牛的汉语拼音为Dì Gǔ Niú,其英文名称为antlion。它还有许多别名,如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蚁狮、金沙牛、地拱、沙猫等。

请注意,地牯牛是一种中药材,其基源是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建议在使用或食用时,根据专业的医学或营养学建议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推荐
© 2025 艾尔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