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医的医生在支医期间可以参加医师资格证考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另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也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因此,支医的医生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在支医期间参加医师资格证考试。
可以
根据提供的信息,支医期间的考生是可以报考医师证的。具体来说:
自2007年起,符合条件的支医“三支一扶”大学生可以在服务地报名参加相应的类别医师资格考试。这包括那些在2006年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并在乡镇医疗机构服务第一年的学生,他们可以凭借所在医疗机构出具的考核合格证明在当地参加考试。
选派的医学专业“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的第一年是试用期,这段时间通常被视为等同于正式的工作年限。因此,这些学生在试用期满后,可以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执业资格考试的资格。
试用医疗机构需要对支医“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重视,确保他们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和生活条件,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医疗机构应安排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年资的执业医师指导这些学生,以提升他们的临床知识和技能。
支原体是1898年Nocard等发现的一种类似细菌但不具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直径50-300nm,能通过细菌滤器。过去曾称之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ropneumonia-like organism,PPLO)。1967年正式命名为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又称霉形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