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设置“权知某军州事”来分割知州的权力。
在宋代,为了削弱地方节度使等官员的过度集中权力,中央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其中一种做法就是委派朝臣到地方担任知州,即“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知州原意是“暂行主持本军本州事务”,意味着这些官员是临时性的,但实际上成为了州一级的地方行政长官。
此外,北宋还在地方行政区划上进行了调整,建立了路、州(府、军、监)、县三级行政体系。知州作为中间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地位仅次于知府,高于知军和知监。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分散地方官员的权力,使得任何一个地方官员都难以独揽大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综上所述,北宋通过设置知州这一职位,以及建立复杂的地方行政体系,有效地分割了地方官员的权力,防止了地方势力的过度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秩序。
磁州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的民窑,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产品以碗盘为主,也烧造大型罐盆之类日用器皿,印有“张家造”戳记的瓷枕就是观台的产品。磁州窑瓷器用绘花、划花和剔花等技法,绘制黑、褐两彩的花卉禽鱼等图案,以明快流畅充满生活气息的构图而著称。
属于磁州窑系的窑场很多,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一带,除观台以外,河南修武当阳峪窑址和汤阴鹤壁集窑址也很重要。
北宋前期,国家安定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歌舞声平的需要,由晚唐温庭筠南唐词人为代表的婉丽词风在宋初风靡一时,以晏殊、晏几道父子为代表。
但同时范仲淹、欧阳修等少数作家也在部分词作中表现了新的风格,到苏轼就开创了和婉约派对立的豪放词派,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
为了适应市民阶级的需要,出现了以柳永为代表的以描绘城市风貌见长的词人,北宋中后期,诗文革新运动到苏轼达到了高潮,诗词也从苏轼那趋于分流,当时中后期的诗词作家没有一个不受到苏轼直接或间接影响的。
当时较有影响的秦观、贺铸的词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苏轼影响,但在风格上艺术上又各具特色,到了末期,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诗派又把词带上了为文造情的道路,开南宋姜夔、吴文英一派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