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对《论语》的深入解读与全新诠释。这本书不仅注解了《论语》的字句,更将儒家的智慧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南怀瑾先生通过引申发挥,借古喻今,让古代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儒家思想,更能指导我们调整心态、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可以说,《论语别裁》是一本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好书。
以下是一些来自《论语》的冷门语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学习不思考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则会精神疲倦,无所得。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仁义的坚定信念,表明真正的志士仁人,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反而会为了坚守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知识或技能的掌握,仅仅知道它不如真正喜欢它,而喜欢它又不如以它为乐。这种对知识和技能的热爱和享受,是推动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不同态度。君子在与人相处时,能够保持和谐的关系,但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而小人虽然表面上与人保持一致,但内心并不真正和谐。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应该担心自己有没有足以胜任职位的能力;不要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努力让自己成为值得被知道的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