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事业单位病退条件最新规定2022
时间:2025-05-12 19:57:59
答案

1、养老保险缴费原则上满15周年,女性4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

2、一般类疾病住院出院后满1年;

3、难以康复的严重性疾病出院后医疗期满;

4、职工在申请病退时需要提交相关信息证书、必须是本人签字的申请书、正规住院病历和住院医疗费报销凭证以及市、县两级医保中心医疗保险费支付单因病或外因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符合以上三条的人员,可办理病退,否则,不能按因病办理退休。

事业单位病退可以提前几个月
答案

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病退没有固定的提前几个月的规定。但从2023年5月1日起,天津市北辰区对所有病种实行按月申报,申报时间为每月26-28日,遇节假日顺延。职工所在单位或存档部门可提前3个月领取相关申报材料(携带病历资料),并于公示结束无异议后完成申报材料的报送工作

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病退规定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的人社局或者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了解具体的政策和程序。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答案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以下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

一、事业单位的申请与登记

1、事业单位的设立申请应提交包括基本情况、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等在内的申请材料

2、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审核申请材料,对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

3、事业单位的登记,应当按照其管理机构的级别分别报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核并登记。

二、事业单位的备案管理

1、各级民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各类事业单位进行备案管理。

2、事业单位备案的内容应当包括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等信息

3、事业单位备案的形式可以是实物备案或电子备案。

三、事业单位的变更与注销

1、事业单位在进行重大变更或者解散时,应当报请原登记机关审核并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2、事业单位变更的内容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业务范围等,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3、事业单位解散的原因包括完成任务、任务失败、被裁撤、合并或者其他法定原因,应当依法依规进行解散,并按照规定处理事业单位的财产。

四、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

1、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2、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事业单位,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直至吊销登记证书。

以上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该实施细则的出台对规范事业单位的管理、提高其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
© 2025 艾尔百科网